看千万级校区教学校长,如何做好教学管理!【教学监督超实用干货】
大家好,阳春三月,万物生长,CK47又和大家见面啦。
之前我曾经提到过,教学质量、教学服务、报名优惠是影响学员续报的三大因素,且影响权重是逐渐降低的。并用两篇文章的文字,系统的论述了关于教学服务和报名优惠方面的我的一些看法。
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将从机构内控最重要的环节——教学管理的角度,和大家交流。
教学质量是机构之魂。
业界公认的一个准则是:小型机构靠宣传,中型机构靠运营,大型机构靠口碑。
这个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规模机构的工作重心是什么。那就意味着在所有机构做大的过程中,教学管理能力变成了机构管理者一个必须要跨过去的槛。但有的人可能会质疑,一些营销驱动型的机构,虽然业界公认存在教学短板,但是一样可以做到很大规模。
我认为,这种情况之所以存在,
一是时代使然,在21世纪头十年整个行业处于一个完全未开化的状态,草莽英雄甚多,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还没有深入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家长和机构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存在,导致营销的作用被大大放大;
二是君不见这些靠咨询、电话陌拜起家的“营销明星”大佬现在日子也不算好过,资本市场不待见,发展前景不被看好,他们内部也在谋求战略转型;
三是,既使这些大机构的教学管理相对营销能力不是优势,但是在强管控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下体现出的效果也要比一般的小机构强。因此,众多的小机构管理者也不要总端着“XX靠营销,教学垃圾”这种鄙视的态度。
说回来,业界比较认可的靠教学起家的机构,大抵就是大家都知道的TOP2——新东方和学而思,前者优于教师综合素质,后者长于教研教学能力。
当然写到这我就想到发表时会有一些砖拍过来,认为名不符实。因为现在网上也有不少文章分析新东方学而思的教学情况,但是可操作性不强,而我认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机构做大之后,各方面精细化的作业流程、分工以及更丰富的管理项目不是小机构能学习和模仿的,因此,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将在分析他们教学管理优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小机构如何有针对性的强化自身的教学管理短板。
教学管理,我认为大概分为四个板块,即教学监督,教师培训,教研建设,教学创新。在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有三个原则需要管理者抓住,即标准化、可操作和产品化。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我也尽量贯穿这三个原则。
本篇主要论述教学监督模块。教学监督,故名思议,是管理者对整个标准化教学流程实施程度的监控。教学监督按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教学前监督,教学中监督,教学后监督。
目录
教学前监督
教学中监督
教学后监督
教学前监督
所谓教学前监督,指的是在教学行为前教师针对课程的准备过程。
很多管理者分不清教师培训和教学前监督的区别。我个人认为,教师培训可以分为新教师培训和老教师再培训,是机构组织的针对教师技能提升的系列课程。而教学监督则不然。教学监督针对的不是教师技能的提升,而是教师针对即将进行的下节课的准备过程。
新东方优能中学针对新教师的教学监督是比较严格的。一般来说,刚上讲台或即将上讲台的老师,在开班课前,都会写一个有名的“逐字稿”,即需要老师把第一节课想讲的每一句话,从最开始的自我介绍,到中间的段子,再到课程最后的作业布置,一个一个字的写出来。大家听上去好像没什么感觉,但是要真正实施,才知道工作量有多大,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测算下自己一分钟正常语速多少个字。当然,功夫不白费,写的过程确实能让自己的思想慢下来,有更深入的思考,并对底稿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完善。另外,在新东方,新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将自己的上课全真模拟视频进行录制,组长会针对视频提出各种问题,各种重录要求 ,直到你过关为止。以上的这两个过程,其实就是对不了解课堂实际情况的新教师教学前的备课监督过程。
新东方对于老教师没有特别明确的教学前监督。曾经在新东方工作过的朋友谈过这个问题,他有种错觉就是“出师”后,仿佛和整个公司的联系也一下淡了起来,每天只是自己备课,自己上课,偶尔的教研会收获也一般。这个问题,我觉得和新东方的教学不标准化有关,即每个老师的讲义和讲法、进度等都可能是不同的,好一点的校区可能有校区标准教材,没有自上而下的内容体系构建。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同的老师的备课需求自然也是相对独立的,集体化的强制备课也就成了面子活。
学而思的教学前监督,是通过教研员“串课”的方式进行的。学而思每个城市都会有独立的教研人员,在内部称为教研部。教研部老师的主要工作是对集团提供的教研产品的本地化,即对集团提供的教材进行增删改,并添加本地习题——因为地方的学而思目前还以小学初中为主,而各地小学初中的教学大纲相对于高中来说区别很大。在学而思,各位老师的教材基本都由教研员编辑,教学进度也由学校规定,这样的标准化教学过程为集体教研提供了更大的可操作性。每周,学而思会组织统一教研会,由教研员结合教材对周末的课程进行讲解、说课,在这个过程中,普通老师要做的,就是强化理解,学会更好的使用教材,效率和效果都比较好。
通过新东方学而思的情况我们可以总结,教学前监督,其实主要是针对新老师的效果比较好,因为老教师一般有了自己的体系后,很难通过短期的灌输式强制教研得到太多收获。设计教学前监督,最主要要考虑的是手段的有效性,不要让监督变成形式主义。
曾经和环球雅思的一个VIP1对1老师聊过,他们强制要求老师在每次课前进行手写讲义编写,并上交检查,这也是他们的管理者引以为豪的质量监督手段。然并卵,老师们对这项工作大多采取应付手段,即以最省事的方式抄一个讲义上交了事,对于上课过程并无任何帮助,反而增大了老师的负担。
还有就是近期高思搞了一个爱学习教学平台,正在进行推广,产品质量我不做评价,有一个功能我觉得比较搞的是,当老师在平台上备课时,家长和机构能够监督老师的备课过程。且不说家长基本对于老师备课的内容能有啥意见,机构对于老师的监控基本也停留在“备了课”这种级别上。而且作为老师,这种受时时监控的感觉,应该很不好。
教学中监督
接下来谈下教学中监督。
教学中监督,即在教学过程中的监督。教学前准备再好,教学中都有可能出现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而且每个人都有惰性,缺少适当的教学中监督可能会造成不良风气蔓延。
有学校管理者认为教学中监督不重要,理由是,可以根据某老师的退课率等对该教师进行评价,这属于教学后监督。
这样的想法有两个问题:
一是,当出现退课后,结果已经出现,所有的处理都是滞后的;
二是,数据好,不代表没问题。
我在听一些数据比较好的老师的课时候发现,他们讲的并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水平,数据好很大程度是因为有些自身特点比较招学生喜欢,或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做得好如家长会等。这样的老师,短期内,问题不会出现,但是长期一定是有问题的,教学中监督就是要提出这些问题并帮助他去纠正。
常见的教学中监督是听课。一般的机构,会有组长等教学管理者对教师课程进行随时推门实时听课。这样确实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教学监督效果,缺点是组长精力有限,不少组长还有自己的课程,不能形成常态化的监督体系。
其实在教学中监督这个过程中,有两类人也可以有一定的作用,即老师和家长。学而思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学而思,机构不限制家长任何时间听课,其实大部分家长很难对一个比较成熟的老师做深度的、中肯的评价,大部分家长听课的目的是监视自己孩子上课的表现,但是这个过程中,无形间就给老师带来了压力,促使老师进行更优秀的课堂表现(所谓倒逼老师认真)。
在一些幼教或小学机构,甚至强制每个孩子的家长都必须随同听课,一个是达到上述目的,二是这个时候老师教会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家长会对自己的孩子的弱点进行辅导,反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更降低了教师课后辅导压力。
另外,学而思有一个比较好的风气是,所有老师的课,其他老师,尤其是新老师都可以随便听,被听课的老师会有被认可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也增强了老师的表现欲,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使听课和被听课者达到双赢。
对于小机构,如果对自己的教学质量有信心,而且校区环境允许,开放家长课堂是最有效的教学中监督手段。其他方面,可以根据机构实际情况变通进行。我的学校大量采用了课堂实录的方式,强制教师进行课堂录制,并上传到组内云盘供大家学习,并接受监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最后还是举个反例。最近看了一个叫致优的项目,采取的是B2C家教上门辅导的方式,但是他开发了一套系统能对教师上课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改善上门辅导的质量弱管控问题。想法不错,实施貌似也不难,但是是否能达到管控效果值得怀疑。因为在我自己的操作过程中,有一个比较无奈的问题是,课堂实录对于组长等教学管理人员往往收获不大,而且过程冗长,这种不分重点的管控很难保证监控者能够高质量完成监控工作。
教学后监督
教学后监督主要指教学管理者在老师的教学行为完成后,根据每位教师的教学数据,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评定、改进建议。这个过程管理者的发挥度很大,又是个墨迹活,裁定及处理过程无法做到量化考核和追踪检查,因此,设计好直接管理者的绩效激励是比较靠谱可行的做法。
我查看了很多材料,并和新东方和学而思的老师们了解了情况,发现他们的教学后监督,几乎没有,或者很少,这个让我感到很奇怪,也就是并没有特别专门的部门或者负责人对所谓的“问题教师”进行“回炉再造”。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大机构往往具有招聘优势,教师储备多,遴选质量也比较高,当通过标准化的培训体系的老师仍然拿出了比较烂的数据的时候,他们第一选择不是帮助你改进,而是——换人。
在学而思,整个教学部门分为教学部,教研部,学科部。
其中学科部负责教师课程的排班招生工作。学科部会考核每个教师的数据,优先将班排给数据好的老师。学科部会对总体续报率负责,续报率高了,大家的奖金自然就多了。这个激励能保证最优秀的老师带最多的课,比较差的老师混的会比较惨,一般如果一年内都没升工资的老师,不给你排班,基本就自己该走人了(没有基本工资)。 校长也会看看大家的数据,对于比较差的老师,基本上也就是谈一下,再给点建议,给点机会。
新东方也差不多,程度甚至要更严重,组长要背指标,虽然退课率组长不负责,但是此科目的营收业绩直接和组长奖金挂钩。出现问题组长最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帮你改进,而是换人。在这个方面,大公司又体现出他比较冷酷的一面。但出于效率,这又是最有效的方式,在比较大的压力下,不用别人去帮你改进,自己就主动改了。
但是,请不要盲目学习大机构,因为小机构不存在这样的条件。在小机构,教师的话语权是很强的,机构也不可能储存很多的教师空白课时,基本上属于“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状态,如果不针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处理,而只靠压力管理,滞后性太强,机构的损失太大。
因此,管理者实时监控教师数据,并及时进行数据差老师的后续培训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的学校,实行的是组长对教学监督唯一负责,即组长要对本组所有的教师的退课和续报情况进行分析,处理。
以往我设计了复杂的处理办法,需要制定各种情况,后来发现落实很差,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了,这个工作不太是一个能够标准化的工作。再后来我对组长进行了绩效绑定,即组长的管理工资和整个组的退课率和续报率直接挂钩,且采用排名方式,工资差距很大,并引入组长的末位轮换——即连续干的不好的组长撤职。改革后,整个教学监督效率提升很多,最明显的结果就是数据比较差的老师(主要是新老师)的情况有了明显起色。
总 结
以上是我针对新东方学而思在教学监督模块的一些认知和分析。
监督这个词,表现了他的强制属性,因此实施上需要强大执行力。
有读者可能认为,过多的约束操作性较差,在教师激励端下功夫才是最行之有效的。
我不否认一个好的教师绩效体系在教学品质提升中的重要性,因为那是从根本上把外界强制变为自我强制的手段。详细的论述绩效体系就偏离了本文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揭秘学而思新东方绩效考核体系》(点击此文字即可阅读)一文,里面对如何设立科学的教师绩效体系有详细的论述。
但是,在结果导向型的管理中,也不能缺少了对过程的规范,否则整个作业流程虽然目标是正确的,但会花费更高的学习成本。这就是设计并应用一套良好的教学监督体系的重要性。
好,教学监督部分的思考就到这里,下一篇讲教师培训,如何提高机构造血能力!请继续关注校长运营圈(公众号:yaohaotixy)!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班型优惠=学生流量?我一学期损失十万的反思【春季优惠设计篇】
作者:CK47 齐超波
排版:小林
这里是|校长运营圈
旨在为教育机构创业者免费提供
关于招生运营、企业管理及教学管理等实用干货
长按二维码关注校长运营圈,
与全国大咖校长一起进步!